(05)2373029 (05)-2375775 jsjh@mail.cyc.edu.tw
帳號 密碼
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.
:::
分享 輔導主任 - 嘉新心泉 | 2024-04-01 | 點閱數: 35

毒素「米酵菌酸」超猛爆!醫籲勿吃「重複加熱」2 食物:短時間恐致命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CTWANT 更新於 03 29 09:24 • 發布於 03 28 14:49 • 謝佳娟

台北市遠百信義素食餐廳「寶林茶室」爆發食物中毒案釀 2 死,引起外界高度關注,

衛福部召開專家會議,初步推斷為「米酵菌酸」釀禍,且該毒素只要攝入約 1.5 毫克就能致命,

毒性相當猛烈。對此,衛福 部資訊處處長、前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示警,小心避免食用「重複加熱」的飯、麵。

醫師李建璋在臉書發文表示,米酵菌酸(Bongkrekic Acid)所造成的中毒症狀,與仙人掌細菌的腸毒素 cereulide)十分相似,

兩種毒素均會出現昏迷、肝、腎衰竭、休克、無發燒等現象,但相較之下米酵菌酸 毒性更猛爆,

「所以當傳出死亡、重症的愈來愈多,米酵菌酸的機會就更大。」

李建璋透露,米酵菌酸只需 1.5 毫克的劑量就能奪命,潛伏期約為 0.3 16 小時,

高達 30%至 100 的機率會導致患者在短時間內喪命,且目前仍無有效治療方法,只能仰賴身體器官自我修復。

李建璋提醒,民眾應盡量避免食用重複加熱的米、麵等主食,由於受到米酵菌酸污染的食材,

不論從 外觀、味道及口感上均無異狀,很難像一般腐壞食物容易被察覺,因此最重要的是如何預防。

對此,醫師林哲民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,食材經過加熱雖然可以殺死細菌,但細菌產生的「毒素」卻 相當耐熱,

以金黃葡萄球菌的腸毒素為例,至少需要 100高溫持續加熱 2 小時才能消滅毒素,因此這次的 素食餐廳中毒案,才會被專家推測是毒素所引起。

另外,林哲民也糾正「1 食物保存迷思」,不少人認為食物要放到常溫才能放進冰箱,否則食物與冰箱 均容易損壞,

但如今這是個「過時觀念」,食物最好在 50 60左右立即放進冰箱冷藏,以避免增生細 菌及產生更多的毒素。

食物中毒成因多,吃下問題食物多久會有反應?出現「這些症狀」警覺速就醫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聯合報記者廖靜清(2024-3-28

寶林茶室出現疑似食物中毒,多少病菌是「病從口入」,食物加熱處理不足、未妥善保存都可能危及全 家安全,

如何避免中毒?如何發現家人吃到有問題的食物必須送醫?

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出現疑似食物中毒事件,多人就醫且造成死亡、器官衰竭重症,民眾擔憂該如何預 防這類事件。

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陳姿吟表示,「病從口入」,食物中毒原因常見細菌、病毒感染,食材被 化學物質汙染,以及吃到植物性天然毒、動物性天然毒等。

食物中毒原因多 最快 1 小時出現症狀

另外,食物加熱處理不足、未妥善保存、在室溫放置過久變質腐敗、生食與熟食交叉汙染、烹調人員 衛生習慣不佳、

器具或設備不潔未清潔乾淨、用餐環境髒亂等,上述任何一個原因都可能導致出現中毒症 狀,若再加上本身慢性病、抵抗力弱,則會加劇器官損傷。

陳姿吟提醒,有問題的食物吃下肚後,最快 1 個小時就會出現噁心、腹痛、上吐下瀉等腸胃道不適。

而侵犯到神經系統,則會有心悸、胸悶、呼吸急促、視力模糊、肌肉無力等。只要發現在吃了食物後突然 腹瀉、腹部絞痛、嘔吐,就要提高警覺快送醫。

根據衛福部「111 年食品中毒發生與防治年報」,台灣總共發生 499 案食品中毒案件,

人數最多為諾羅 病毒,其次分別是沙門氏桿菌、仙人掌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腸炎弧菌。

陳姿吟呼籲,做菜前、吃飯前 都要徹底洗淨雙手,盡量不要生食,謹慎選擇衛生優良餐廳。

5 2 不」避免食物中毒

要避免食物中毒,陳姿吟分享衛福部的「5 2 不」原則,可記住洗、鮮、生、熱、存口訣。

1. 要洗手:飯前、如廁後即處理食品前後應徹底洗淨雙手,手部有傷口要包紮。

2. 要新鮮:食材要新鮮、用水要衛生。

3. 要生熟食分開:處理及盛裝生熟食需使用不同器具,避免交叉汙染。

4. 要徹底加熱:食物中心溫度要超過 70,細菌才容易被消滅。

5. 要注意保存溫度:食物冷藏溫度需低於 7,拿出冰箱要 1 個小時內吃完。

6. 不飲用山泉水:飲水先煮沸,避免直接生飲山泉水。

7. 不食用不名的動植物:不知名的動植物,遵守「不採不食原則」。